中文
English
繁体
日本語
한국어
Español
ພາສາລາວ
ภาษาไทย
русский
français
Italia
Deutsch

从三河村巨变看凉山“农业强州”新发展

2025-04-22


四川党的建设
2025年04月17日 10:51

文/中共凉山州委宣传部、《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陈琳

4月16日,“长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传教育活动凉山行走进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

村民们演唱彝族歌曲《留客歌》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河村旧址看望慰问当地群众。三河村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只争朝夕,真抓实干,挪穷窝、兴产业、树新风,如今的三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土坯房变成了小洋房,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前,村民们喝上了放心水,通信网络实现了全覆盖。

昭觉县三河村驻村第一书记介绍村庄情况
三河村第一书记刘国富介绍,“现在村里的产业形态正在逐渐丰富。我们村里有苦荞、冬桃、西门塔尔牛、乌金猪这类传统种、养殖业,也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完善了酒店、民宿,还打造了斗牛场、‘村BA’篮球场、民俗一条街这些文旅业态,‘两条腿’走路,村里走得更稳当!”

吉好也求邀请记者到家参观
“村里民宿修好了,游客多起来了,我的小卖部生意也更好了。”吉好也求高兴地邀请记者到家里参观。实现家门口就业,三河村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凉山州脱贫攻坚陈列馆
三河村的变化记录在了位于西昌市风情园路海河坊的凉山州脱贫攻坚陈列馆。以“索玛花开幸福来”为主题,陈列馆共设两层,布展面积达2800平方米,收集了大量珍贵实物及图片、视频,展示了党中央对凉山的深切关怀,省委省政府、各级帮扶单位对凉山的关心支持,以及凉山脱贫攻坚艰辛历程和沧桑巨变。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心关注的一件大事。“过渡期4年来,我们始终牢记嘱托,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组织不散、机制不乱,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有效的巩固和拓展,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当前,特色农业已成为凉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主要支撑。凉山州全力做好‘特色农业’大文章,推进农业资源优势向资本优势、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转变。如今,凉山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已经形成县县有主导产业、乡乡有帮扶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的发展格局。”凉山州农业农村局局长阿呷说哈介绍到。

凉山州农特产品
近年来,凉山州大力实施“农业强州战略”,聚焦打造全国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和“天府粮仓”凉山片区两大发展目标,围绕“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育主体”四大重点领域用力,加快推动形成以粮油、生猪、草食畜、水果、烤烟、蔬菜6个“百亿级”和林果、蚕桑、马铃薯、花椒、家禽、种业、中药材、花卉8个“十亿级”现代农业产业为主体的“6+8”产业集群,持续擦亮凉山特色农业“金字招牌”。

编辑:陈静

校对:陈琳

审核:宋强

终审:陈庆









投稿邮箱



2476538783@qq.com


来稿请注明单位和联系方式


本平台由中共四川省委《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管理


分享